紧急提醒:英国大学申请量暴跌,中国学生抓紧申请!

近年来,申请英国的学生都深知英国留学的火爆局面。由于美国政策变动和澳大利亚相对不具竞争力,加之香港和新加坡的学府有限,导致英国成为众多留学生的首选。英国以其两年毕业生签证的吸引力,吸纳了大量中国学生,使得部分热门学校的申请量居高不下。

然而,并非所有英国学校都面临着巨大的申请压力。当前的趋势是学校分流,有些学校如QS前百,申请竞争激烈,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在QS前50更是竞争白热化。而在QS100-200范围内,一些学校同样不乏申请者,例如纽卡斯尔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利物浦大学等,这些学校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依然强烈。

然而,也存在一些学校面临申请量急速下滑的情况,尤其是在QS排名较低的范围内。这些学校正迫切需要吸引更多中国学生,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Ⅰ,London City

伦敦城市大学目前面临着中国学生招生不足的挑战,尤其是在本校Bayes商学院以外的专业。虽然硕士项目的Bayes商学院仍然吸引着一定数量的申请者,但整体招生走势呈下滑趋势。

这一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排名问题: 伦敦城市大学整体排名相对较低,尤其在综合性方面没有特别的优势。在众多伦敦内的名校中,如LSE、IC、UCL、KCL等,以及Queen Mary等备胎学校的竞争下,伦敦城市显得相对较为不起眼。

②性价比问题: 该校学费较高,生活费亦不低,与其相对较低的国内知名度和排名不佳相结合,使其整体性价比相对较低。虽然本土就业优势为学生提供一定吸引力,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并非理想的选择。

③毕业难度问题: 伦敦城市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对严谨,控制较为严格,可能导致挂科率较高,尤其是相较于其他学校。毕业难度较大,可能对一些学生构成挑战。在排名至上的心态下,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相对容易取得好成绩的学校。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伦敦城市大学在师资比例上表现不错,尤其是对本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关照。因此,对于一些背景较一般、追求学科深度的学生,尤其是对功利心不强的学生而言,考虑该校的优势专业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Ⅱ,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在新版本的QS排名中不再保持昔日的辉煌,尤其是其传媒专业曾经是引人瞩目的金字招牌。过去,凭借先进的传媒学院,该校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创造了丰厚的收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光辉已经不再,学校正逐渐走向生源下滑的不可逆命运。

首先,莱斯特大学的传媒专业,曾经的脸面专业,如今已不再是炙手可热的金字招牌。许多专业表现平平,甚至不如一些综合类学校的课程,如Leeds、Newcastle等。这也是导致学校生源减少的原因之一,优秀的师资逐渐流失。过去曾经风靡一时的情况早已不再,其他学校不再使用莱斯特大学的教材。

其次,学校自身也在败坏自己的声誉,没有努力将其招牌立起,反而选择了降低质量,聘用一些经验较浅的老师,减少对接的资源。学生不再乐意传播好口碑。此外,生源方面,即使通过奖学金吸引学生也效果甚微,曾经走的中国学生纷纷选择离开。学校只能吸引一些背景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这对于学术环境的提升并不利。

另外,学校的中国学生比例较高,但已经呈现中国化趋势,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并不大。尤其在传媒类课程中,曾经的王牌专业现在已不再招新,而是更加注重更新数字媒体、媒体管理、数字人文等新兴方向,而学校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质内容。对于就业来说,学校提供的准备较为有限。莱斯特大学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尤其在传媒和商科领域,正陷入打折出售的状态,而曾经辉煌的名校地位逐渐消失。

了凡总结:以上两个学校一个因为排名不佳而被遗忘,质量尚可;另一个曾风光无限,但如今画风不对,学生画像发生问题,难以重返巅峰。回到昔日荣光的可能性仅存于中国学生能否解决卷的问题以及留学生自带红利的前提下。然而,当前就业环境低迷,重回巅峰的道路可能十分坎坷。

实际上,像这类学校还有很多,这两个学校只是其中的缩影。已经销声匿迹的Aston,曾经备受赞誉。甚至中等水平的兰卡和澡大,也在逐渐下滑。要想扭转颓势,可能需要排行榜重新定义标准,摆脱以就业为主的QS排名,更侧重专业、学术和科研结构的排名。只有这样,这些学校才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

如果您还有问题,欢迎咨询专业的老师或者留言。

快速申请